生物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一)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06 17:39 浏览量:231
显微镜(microscope)简称光镜,是一种将肉眼无法看清楚的微生物体进行光学放大成像的常用仪器c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基础科学及众多的微观领域中都离不开显微镜。 1590年,荷兰的Hans父子始创放大10倍显微镜.1758年,Dounnd制成消色差透镜,提高了显微镜放大倍数。1873年,德国科学家Abbe设计成近代显微镜。1953年.上海江南光学仪器厂国产显微镜诞生,并陆续生产了荧光、相衬、偏光等专用显微镜。 生物及医用显微镜可分为光学放大及电子放大两大类。前者按用途可分为普通型、特种型、高级型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普通型生物显微镜仅供一般用途使用,通常的农用与医用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均属这一类。特种型生物显微镜可作某些专用的观察和研究。暗场生物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相衬和干涉相衬显微镜等均属于这一类。高级型生物显微镜系指大型多用途的生物显微镜,研究用生物显微镜和万能研究用生物显微镜等属于这一类。 显檄镜放大成像系统 显微镜光学系统由物镜和目镜两部分组成。因为被观测的物体本身不发光,而借助于外界照明,故显微镜需要有一个照明系统,这些部分都是由较复杂的透镜组成,尤其物镜更为复杂。 图3—1是显微镜成僚的光路原理团,图中的物镜和目镜均用薄透镜表示。显微镜的物体AB处于物镜的2倍焦距之内一倍焦距之外,它首先通过物镜成一大的倒立实像4’B’,且使之位于目镜的物方焦平面上或焦平面以内很靠近的地方,然后目镜将这一实像再次成一个正立虚假A”B”扩于无限远或人眼明视距离之外,以供眼睛观察。显微镜对物体进行2次放大,因此与放大镜相比,具有更高的放大倍率,能观察到肉眼所不能直接观察的微小物体,分辨更细小的细节。在这里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只不过这时放大镜的物是物镜所成的像而已。由于物镜所成的像是实保,因而可在实像处(即目镜的物方焦平面处)安放各种用途分划板,供对准或测量用。 二、显微镜的放大率与分辨本领 1.显微镜的分辨本领 分辨本领主要指接物镜分辨被检查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显微镜下别的最小微粒的大小或两点之间最短距离及某物点最小直径的限度,便叫做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或称为鉴别率。通常用d表示:从式中可知,显微镜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光的波长和数值孔径这两个因素。d值越小,分辨本领也就越强,越能看清物体的细微结构。鉴别率计算单位是Mm。 生物显微镜的鉴别率的提高只有两个办法: (1)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镜口率)。从图3—2可以看出,影响数做孔径(nsina)的因素有两个:其一为物体上某点射人物镜光锥角(镜口角)的一半(sina);其二为检品与物镜间媒质的折射率n。即数值孔径为NA=nsina。镜口角半数最大能到90°,故sina的最大值为1.00,这时物镜的焦距最短而曲度也很大,制造上是极为困难的。即使能办到,在干燥系中的镜口率只有l×sin90°=1.00空气n=1)o若再增大镜口率便只有从媒质着手,所以便有水、甘油,石蜡油和香柏油等浸润均匀媒质的应用,确实改进了镜口率不少,它最高可到1.40。如果用溴荣液可达1.67左右,更接近盖片和透镜的折射率。 (2)缩短光源的波长:采用紫外线作光源,波长可到0.1υm,这样放大倍数比自然光放大的倍数大3—4倍,普通紫外线光波在0.2υm左右,即使能产生出0.1υm波长的紫外线,一般透镜也将把它吸收干净,无法利用。
显微镜的最大数值孔径可达1.5υm左右,在这种情形下:
即在这种显微镜里,仍可分辨的两点间最短距离差不多等于所用光波波长的1/3。假定绿光的光波的波长λ=5.46xl0ˉ5cm,那么显微镜能分辨的最短距离为:
则这台显微镜的最高分辨距离也超不过0.182υm。向眼在明视距离(250M)能分辨的两点之间最短距离为0.1mm,约为上述d值的560倍,因此1台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有1000倍也就足够了。这是因为光的本性及光的绕射现象就限制了显微镜的放大极限。凡是光波超过微粒直径的2倍时,光线就很方便地绕过微粒而继续前进,所以普通干燥系显微镜的最大鉴别率只能达到光源波长的1/2,直径小到0.2υm的微粒就无法被光学显微镜发觉。虽然后来应用浸润系方法,如油镜,提高了折射率,其鉴别率也只不过能提高到光源波长的1/3而已。而且还要用最好的透镜才能达到。
2.显微镜的放大率
对于有一定大小的细节,除应该用适当的数值孔径的物镜而外,整个显微镜也应该有适当的放大倍数与之相适应,才能看清细节,这种放大倍率称之为有效放大率。这是实际下作应该考虑的问题,每个物镜都有它的有效放大率。
在使用生物显微镜过程中,每个物镜都配多大的倍数的目镜,应该特别注意。一般而言,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不得超过所使用物镜镜口率(NA)的1000倍,否则即产生畸变而失真。例如,其物镜的放大倍数为lO×,为0.25,则0.25x1000=250,即与这个物镜配合使用的接目镜其放大倍数不应超过25倍,因为25×10=250。与油浸系配合的目镜放大倍数应更小些,例如,有一个l00x,N•A为1.4,则1.4x1000=1400,即接目镜的放大倍数不应超过14×,因为14×100=1400。通常总是低倍物镜配合高倍目镜,高倍物镜配合低倍目镜,便是这个道理。
目前生物显微镜一般油浸物镜NA=1.25或1.3左右,所以,一般放大1250或1350倍已经够了,而最大川为1.5,所以国家规定显微镜的最高倍数为1250倍,而通常显微镜最高倍咖良少超过1500倍。如果1台显微镜最高放大2500倍,实际上放大1000倍时有最好鉴别率。放大倍数太大,也是无效的.因为放大到一定限度后,把像再放大也不会使我们看到更小些的细节,如果勉强放大,只会使像变得模糊反而影响清晰。也有超过1500倍的,其实也就是目镜倍数大了一些,这是为了照相或投影之用。
生物显微镜各物镜有效放大率情况见表3—2。
4.几个有关的概念
(1)显微镜的机械管长。是指从任何——个接物镜的接合螺丝抵肩换器吻合处起,到接口镜筒上缘止的这一段距离而言为机械管长。
如有抽筒则指还未被拉起的长度.抽筒可从150mm拉到250mm。在干燥系中是使用显微镜冈有的镜筒长度或抑筒未被拉起的长度c油浸系则须拉抽简拉到170M,当观察不透明的物体时,便应拉到190mm或250mm,这也是机械管长。现在一般无抽筒显微镜或有抽筒而未被拉起时.多固定为160mm。
(2)生物显微镜的光学管长。是指从接物镜的上焦面起,到接目镜下主焦面止,这段距离而言为光学管长。
它的简单测定方法:从接物镜上组透镜的亡面量到接目镜的光栏环隔为止,约得1个近似数值。在干燥系情况下,多为140mm,也可小至128mm以下,油浸系则可高到180mm以上。光学管长关系着次级放大倍数,非常重要。
(3)显微镜的操作距离。是指接物镜下端与盖片之间的距离而言,为操作距离。
一般鉴别率小者则操作距离大,反之则小。因为操作距离大,镜口角一定小,于是镜口率也小,即吸收光量的能力弱,所以鉴别率就受到限制。反之操作距离小,则接物镜与盖片越接近,则镜口角就大,而吸收光量也相应增大,鉴别率自然会增强。
一般显微镜的操作距离为16—0.65mm,但也有长至55mm而短至O.5mm的。
(4)明视距离。出于眼睛的调节作用,所看清楚的最远和最近的两点,分别叫远点和近点,正常眼远点无限远处,近点在10—15cm。当物体距离眼睛25cm时,在人眼的视网膜上造的像最为清晰。而且看起来不易感到疲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显微镜的明视距离规定为25cm,就是这个道理。